UedBet体育

无障碍  |  适老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章 全方位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11-06-28    来源:
【字体: 】    打印
第八章 全方位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把石家庄市打造成为山水特色鲜明、生态文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市。
第一节 推动战略资源集约利用
坚持节约与替代并重,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战略资源的消耗水平,优化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实现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最大限度挖掘全社会节约潜力。对各种资源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努力使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和旱作农业,健全市、县、乡三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业节水机制改革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节奖超罚节水激励机制和民主管水体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配套完善的农业节水体系、节水型农业生产框架,全市73.5%的农业用地面积达到节水农业标准。加快工业节水步伐,推进医药、化工、电力、钢铁、纺织、食品等行业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加快高耗水行业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建设,组织实施重大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节水型城镇,加强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因地制宜推进节水示范城镇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推进产业园区化、厂房高层化和住宅社区化,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加快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废弃建设用地整治工程,认真贯彻闲置土地处置法规,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破产等原因停止使用的土地要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严格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标准,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效率。加强城乡居民点用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到2015年城镇用地标准为110平方米/人,村庄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120平方米/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有计划开采和严格保护,对优势矿种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严厉查处各类非法勘察、采矿行为,确保全市矿业资源有序开发,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广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本建立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主要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
推动传统资源替代。满足UedBet体育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消费需求,建立多元化的传统资源替代工程体系,保证全市资源的供求平衡。水资源方面,加快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段配套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市区、县城及重点城镇和重点工业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宾馆、饭店、办公区和住宅区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加大滹沱河、磁河和洨河等中重度污染河水治理处理力度,达标用于农业灌溉。增加投入,构筑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体系。兴建平原地下水回灌工程,补充平原区疏干的含水层,缓解平原地区超采态势。能源方面,积极采用天然气,尽快完成连接国家天然气输气主干管线的支线供气网络建设,加紧与山西合作,力争建设煤层气利用管网。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生物质能优势向电力优势的转变。依托平山、辛集、无极、晋州、藁城地热资源,推进地热赋存集中县(市)建设地热供暖系统。
第二节 推动两类功能区建设
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中、东部循环经济型产业聚集区,西部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聚集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藁城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构建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高端医药产业园,以节能、节水、节粮、节约化工原料、废物综合利用和回用为重点,构建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光电产业园,以电子环保产业化、整合电子产业链、实现电子垃圾的有效回收与处理为重点,构建电子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国际物流园区,立足于减少物流环节、降低流通消耗、减轻交通污染、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整体水平,合理构建包括生态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交通运输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物流体系。依托重点工业聚集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打造化工、轻工、食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循环经济链条为重点,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增长方式。延伸产业链条,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择优引进科技含量高、上下游链接长、产品关联度大、配套功能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形成原料零储备、产品零运输的“隔墙供应”模式,做到增企不增污,增产不增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园区内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化生产审计,提高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积极创建零排污、零泄漏工厂。对入园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弃物排放综合控制目标。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
建设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在UedBet体育西部生态屏障区,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重点建设城市生态功能新区和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打造符合生态理念的生态功能区和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城市生态功能新区。打造生态型正定新区。对新区水系进行人工化改造,通过滹沱河和太平河疏浚扩挖、修建绕城人工河道、利用洼地和废弃地增加水面面积、开挖人工湖、建设梯级蓄水等工程,扩大新区水面面积,形成生态水网。加强堤坝绿化,修建生态护堤和护坡,沿新区主要河流两岸串珠状布局现代化人工园林,建设生态功能完备、层次多样、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形成四季常绿的城区景观线。建设西部生态功能区。自西向东依次建设森林公园、龙泉寺风景旅游区、山前旅游度假区、会议博览主题公园、体育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产业区、中央生态涵养区、生态农业区、综合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建设以“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议博览、高档社区”为主要内容的西部生态功能区。着力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为目标,在灵寿、平山、井陉、矿区、赞皇等西部县(区),加强新型冶金建材产业聚集区、休闲度假产业开发区、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思路,解决西部山区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的问题,实现传统加工制造业向生态经济型产业转变。打造动漫创意、动漫影视、游戏设计产业链,加快封龙山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元氏)建设;建设平山温塘和驼梁、天桂山生态旅游区、灵寿五岳寨旅游度假区、赞皇嶂石岩、棋盘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天台湖旅游度假区、井陉仙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城市近郊旅游、健身、休闲度假、娱乐等功能区,并建设适量的特色居住区。
第三节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工程。坚持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坚决控制新上“双高”项目。加大280家重点污染企业和列入省“双三 十” 目标考核县(市)的治理、监督和考核,加强110家用能大户和150家用水大户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财税、土地、价格政策和相关法规等多种调控手段,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新兴产业发展考核机制。强化节能减排政府财税扶持,提高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技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节能减排与区域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差别电价制度、区域限(禁)批政策。
加快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优先安排一批节能减排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发挥高校、科研单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优势,研发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加快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第四节 强化生态屏障建设
按照生态保护和建设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的原则,保护和修复各级各类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形成保障全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
建设太行山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控制水、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推进以水土保持、湿地恢复、风沙治理和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强化对采矿和资源加工的环境保护,加快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矿山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索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生态保障基金,建立完善水权、林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实现经济发展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紧密融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生态安全和谐共生。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由湿地保护区、森林保护区、历史遗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湿地与水源保护区构成的层次完整、结构优化、类型齐全、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管理科学、效益突出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强岗南、黄壁庄湿地及水源地,灵寿漫山、平山驼梁、天桂山、赞皇嶂石岩和井陉南寺掌森林生态,小壁林场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设滹沱河湿地、平山湿地保护区,申请建设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建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一批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大幅度提升生态屏障地区自然保护能力和水平,基本形成与全市生态功能地位相适应的自然保护区布局体系。到2015年,全市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6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269万公顷,保护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比重达到8?01%,全市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加强环城生态圈体系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重点建设石环公路林带、太平河水系绿化、滹沱河防护林带,建设集防洪排涝、水质保护、亲水景观、环水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环城水系,到2012年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有20%以上的单位和小区达到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标准。
强化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物防控,加大颗粒物污染防治力度,水泥、火电行业以及工业锅炉全部采用高效除尘技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逐步推进工业行业、油品储运销、餐饮服务业等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建设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除汞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示范工程。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组织排污企业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进一步提高外排废水标准和稳定达标率。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范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提高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建设镇区供排水、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充分利用乡镇周围农田、果园、公益林、河道、洼淀、池塘等景观要素,注重城镇建筑风貌与人文历史、自然地貌、植被特色相融合,努力营造“镇在林中、人在绿中、绿水相映”的人居环境。结合村庄改造和新民居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和沼气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收集点建设,组建农村环卫和垃圾清运队伍,充分利用进村道路、房前屋后、水边、河边等地广植林木,因村制宜,建设一批经济型、景观型、园林型的特色绿化村。
专栏17生态环境十大提升工程
◆提升环城水系景观:对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含太平河)、滹沱河(太行大街至子龙大桥)、东南水系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水系及其沿岸区域实施生态整治,建成全长108公里、水面8.2平方公里、绿地24.5平方公里的环城水系及配套设施。
◆提升环城绿化水平:在西部山前生态区实施生态防护林建设,三年内新增各类林地30平方公里,省会“西花园”初步形成。
◆提升滹沱河湿地生态景观:在建成滹沱河(南水北调-现状京珠高速公路下游1公里)10公里蓄水河道的基础上,形成以水为脉、以绿为美、以文化为魂的休闲风光带,同时完成沿线长70公里的河岸绿化。
◆提升公园特色:依托毗卢寺“国内四大家之一的壁画文化”资源,形成集寺墓保护、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区。利用东垣古城历史文脉和文化传承,建设以展现考古和战国文化为主,具有文化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主题公园。以举办河北省园林博览会为契机,在正定新区建设园博园,建设1.05万亩的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北方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占地1万亩的集科研、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小壁林公园。
◆提升城区绿化水平:新建、扩建6座市级公园、10座居住区级公园和20处街旁游园,新增公园绿地100公顷,做到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提升燃煤污染治理水平:将二环路以内18家使用燃煤设施的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出主城区或改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
◆提升扬尘污染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对建筑、市政、拆迁等工程的扬尘污染防治特别是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
◆提升机动车尾气治理能力:实现环保部门尾气检测系统与公安交管部门安全检测系统的联网并行,确保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以上。
◆提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水治理能力:完成岗南水库自动监测站提升、黄壁庄水库监测站和市区地下水源地水质监测井建设,进一步加大污水治理力度,中心城区所有污水达到全收集、全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加大垃圾回用和处理力度,实现资源再生。
第五节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加紧制定并组织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UedBet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产业结构、城市空间、生活方式和政府政策的低碳化转型,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明确各发展阶段计划目标、途径以及重点支持领域,构建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消费体系,制定新的低碳排放建筑节能标准。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增加森林碳汇。强化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政府财力支出,保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健全相关配套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评估考核机制、低碳中介服务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自愿减排协议制度等,以充分发挥低碳政策效力。加强战略规划和试点示范,推进绿色经济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气候变化意识。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章 全方位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11-06-28    来源:
【字体: 】    打印
第八章 全方位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把石家庄市打造成为山水特色鲜明、生态文明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市。
第一节 推动战略资源集约利用
坚持节约与替代并重,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战略资源的消耗水平,优化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结构,实现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最大限度挖掘全社会节约潜力。对各种资源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努力使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和旱作农业,健全市、县、乡三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农业节水机制改革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节奖超罚节水激励机制和民主管水体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配套完善的农业节水体系、节水型农业生产框架,全市73.5%的农业用地面积达到节水农业标准。加快工业节水步伐,推进医药、化工、电力、钢铁、纺织、食品等行业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加快高耗水行业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建设,组织实施重大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节水型城镇,加强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因地制宜推进节水示范城镇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推进产业园区化、厂房高层化和住宅社区化,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加快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废弃建设用地整治工程,认真贯彻闲置土地处置法规,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破产等原因停止使用的土地要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严格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标准,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效率。加强城乡居民点用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到2015年城镇用地标准为110平方米/人,村庄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120平方米/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有计划开采和严格保护,对优势矿种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严厉查处各类非法勘察、采矿行为,确保全市矿业资源有序开发,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广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本建立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主要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
推动传统资源替代。满足UedBet体育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的消费需求,建立多元化的传统资源替代工程体系,保证全市资源的供求平衡。水资源方面,加快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段配套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市区、县城及重点城镇和重点工业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宾馆、饭店、办公区和住宅区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加大滹沱河、磁河和洨河等中重度污染河水治理处理力度,达标用于农业灌溉。增加投入,构筑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体系。兴建平原地下水回灌工程,补充平原区疏干的含水层,缓解平原地区超采态势。能源方面,积极采用天然气,尽快完成连接国家天然气输气主干管线的支线供气网络建设,加紧与山西合作,力争建设煤层气利用管网。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生物质能优势向电力优势的转变。依托平山、辛集、无极、晋州、藁城地热资源,推进地热赋存集中县(市)建设地热供暖系统。
第二节 推动两类功能区建设
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中、东部循环经济型产业聚集区,西部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聚集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藁城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构建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高端医药产业园,以节能、节水、节粮、节约化工原料、废物综合利用和回用为重点,构建现代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光电产业园,以电子环保产业化、整合电子产业链、实现电子垃圾的有效回收与处理为重点,构建电子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国际物流园区,立足于减少物流环节、降低流通消耗、减轻交通污染、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整体水平,合理构建包括生态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交通运输三位一体的循环经济物流体系。依托重点工业聚集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打造化工、轻工、食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循环经济链条为重点,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增长方式。延伸产业链条,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择优引进科技含量高、上下游链接长、产品关联度大、配套功能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形成原料零储备、产品零运输的“隔墙供应”模式,做到增企不增污,增产不增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园区内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化生产审计,提高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积极创建零排污、零泄漏工厂。对入园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弃物排放综合控制目标。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
建设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在UedBet体育西部生态屏障区,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重点建设城市生态功能新区和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打造符合生态理念的生态功能区和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城市生态功能新区。打造生态型正定新区。对新区水系进行人工化改造,通过滹沱河和太平河疏浚扩挖、修建绕城人工河道、利用洼地和废弃地增加水面面积、开挖人工湖、建设梯级蓄水等工程,扩大新区水面面积,形成生态水网。加强堤坝绿化,修建生态护堤和护坡,沿新区主要河流两岸串珠状布局现代化人工园林,建设生态功能完备、层次多样、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形成四季常绿的城区景观线。建设西部生态功能区。自西向东依次建设森林公园、龙泉寺风景旅游区、山前旅游度假区、会议博览主题公园、体育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产业区、中央生态涵养区、生态农业区、综合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建设以“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议博览、高档社区”为主要内容的西部生态功能区。着力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型产业开发区。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为目标,在灵寿、平山、井陉、矿区、赞皇等西部县(区),加强新型冶金建材产业聚集区、休闲度假产业开发区、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思路,解决西部山区产业布局分散、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的问题,实现传统加工制造业向生态经济型产业转变。打造动漫创意、动漫影视、游戏设计产业链,加快封龙山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元氏)建设;建设平山温塘和驼梁、天桂山生态旅游区、灵寿五岳寨旅游度假区、赞皇嶂石岩、棋盘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天台湖旅游度假区、井陉仙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城市近郊旅游、健身、休闲度假、娱乐等功能区,并建设适量的特色居住区。
第三节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工程。坚持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坚决控制新上“双高”项目。加大280家重点污染企业和列入省“双三 十” 目标考核县(市)的治理、监督和考核,加强110家用能大户和150家用水大户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财税、土地、价格政策和相关法规等多种调控手段,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新兴产业发展考核机制。强化节能减排政府财税扶持,提高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技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节能减排与区域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差别电价制度、区域限(禁)批政策。
加快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优先安排一批节能减排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发挥高校、科研单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优势,研发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加快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第四节 强化生态屏障建设
按照生态保护和建设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的原则,保护和修复各级各类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形成保障全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
建设太行山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控制水、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推进以水土保持、湿地恢复、风沙治理和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强化对采矿和资源加工的环境保护,加快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矿山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探索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生态保障基金,建立完善水权、林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实现经济发展空间与自然生态空间紧密融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生态安全和谐共生。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构建由湿地保护区、森林保护区、历史遗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湿地与水源保护区构成的层次完整、结构优化、类型齐全、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管理科学、效益突出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强岗南、黄壁庄湿地及水源地,灵寿漫山、平山驼梁、天桂山、赞皇嶂石岩和井陉南寺掌森林生态,小壁林场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设滹沱河湿地、平山湿地保护区,申请建设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建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一批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大幅度提升生态屏障地区自然保护能力和水平,基本形成与全市生态功能地位相适应的自然保护区布局体系。到2015年,全市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6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269万公顷,保护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比重达到8?01%,全市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加强环城生态圈体系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重点建设石环公路林带、太平河水系绿化、滹沱河防护林带,建设集防洪排涝、水质保护、亲水景观、环水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环城水系,到2012年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有20%以上的单位和小区达到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标准。
强化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物防控,加大颗粒物污染防治力度,水泥、火电行业以及工业锅炉全部采用高效除尘技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逐步推进工业行业、油品储运销、餐饮服务业等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建设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除汞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示范工程。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组织排污企业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进一步提高外排废水标准和稳定达标率。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范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提高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乡镇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建设镇区供排水、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充分利用乡镇周围农田、果园、公益林、河道、洼淀、池塘等景观要素,注重城镇建筑风貌与人文历史、自然地貌、植被特色相融合,努力营造“镇在林中、人在绿中、绿水相映”的人居环境。结合村庄改造和新民居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和沼气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收集点建设,组建农村环卫和垃圾清运队伍,充分利用进村道路、房前屋后、水边、河边等地广植林木,因村制宜,建设一批经济型、景观型、园林型的特色绿化村。
专栏17生态环境十大提升工程
◆提升环城水系景观:对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含太平河)、滹沱河(太行大街至子龙大桥)、东南水系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水系及其沿岸区域实施生态整治,建成全长108公里、水面8.2平方公里、绿地24.5平方公里的环城水系及配套设施。
◆提升环城绿化水平:在西部山前生态区实施生态防护林建设,三年内新增各类林地30平方公里,省会“西花园”初步形成。
◆提升滹沱河湿地生态景观:在建成滹沱河(南水北调-现状京珠高速公路下游1公里)10公里蓄水河道的基础上,形成以水为脉、以绿为美、以文化为魂的休闲风光带,同时完成沿线长70公里的河岸绿化。
◆提升公园特色:依托毗卢寺“国内四大家之一的壁画文化”资源,形成集寺墓保护、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区。利用东垣古城历史文脉和文化传承,建设以展现考古和战国文化为主,具有文化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主题公园。以举办河北省园林博览会为契机,在正定新区建设园博园,建设1.05万亩的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北方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占地1万亩的集科研、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小壁林公园。
◆提升城区绿化水平:新建、扩建6座市级公园、10座居住区级公园和20处街旁游园,新增公园绿地100公顷,做到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提升燃煤污染治理水平:将二环路以内18家使用燃煤设施的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出主城区或改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
◆提升扬尘污染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对建筑、市政、拆迁等工程的扬尘污染防治特别是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
◆提升机动车尾气治理能力:实现环保部门尾气检测系统与公安交管部门安全检测系统的联网并行,确保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80%以上。
◆提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水治理能力:完成岗南水库自动监测站提升、黄壁庄水库监测站和市区地下水源地水质监测井建设,进一步加大污水治理力度,中心城区所有污水达到全收集、全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加大垃圾回用和处理力度,实现资源再生。
第五节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加紧制定并组织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UedBet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产业结构、城市空间、生活方式和政府政策的低碳化转型,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明确各发展阶段计划目标、途径以及重点支持领域,构建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消费体系,制定新的低碳排放建筑节能标准。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增加森林碳汇。强化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政府财力支出,保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健全相关配套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评估考核机制、低碳中介服务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自愿减排协议制度等,以充分发挥低碳政策效力。加强战略规划和试点示范,推进绿色经济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气候变化意识。
UedBet体育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UedBet体育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